2017年2月20日

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多,對症下藥很重要

作者:黃偉俐(身心科醫師)2015.10.26



門診很多病人都說自己是自律神經失調,很多醫生也動不動就告訴病人他們得的是自律神經失調,弄得好像一切檢查不出來的,找不到病因的,都是自律神經惹的禍。

自律神經失調確實會出現很多症狀,從頭到腳都會,從下面這兩張圖您大概可以了解,自律神經可以造成大約十項左右的症狀。但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並不會全部一起出現,種類與嚴重度因人而異,一般至少三到四項,造成頻繁的求醫,嚴重影響生活跟情緒。





就各個症狀簡單跟大家說明:

1.眼乾酸澀–交感神經控制淚腺,造眼睛腺體分泌不足,常被診斷乾眼症。

2.口乾舌燥–唾液腺受影響,也就是中醫說的肝火太旺。

3.喉嚨卡卡-異物感、有痰、甚至疼痛感。經常被診斷為慢性咽喉炎,或胃食道逆流,但內視鏡檢查正常,內科、耳鼻喉科的治療幾乎沒甚效果。

4.呼吸困難–老覺得呼吸不順暢,有時造成過度換氣,治療住要靠抗焦慮的鎮定劑。

5.心悸–覺得心臟跳很快或很用力,心臟科會說心律不整、二尖瓣脫垂,一般給予兩種藥,一是紅色圓形的交感神經抑制劑來減緩心跳,另外則是粉紅色橢圓形鎮定劑。

6.容易冒汗–盜汗是更年期症候群常見症狀,但許多焦慮症病人,不分男女,因為焦慮症造成的自律神經失調,也有流很多汗的情形。

7.手抖、四肢麻痺–很多老年人覺得自己得了巴金森氏症,或血液循環不好,吃了很多銀杏製劑,像循利寧,這些不會有效。

8.胃脹、打嗝–根據一份香港的研究,14%胃食道逆流的病人有焦慮症,而40%被診斷胃食道逆流的病人在內視鏡中找不到明確證據。這應該還是自律神經失調,造成胃部的運動出問題,而給予制酸劑(即一般人愛吃的胃藥),反而更引起脹氣。

9.便秘或腹瀉–所謂的腸躁症,這其實是典型自律神經失調的毛病,使用精神科藥物治療的效果比內科腸胃要好太多,但之前的檢查仍是必要的。

10.頻尿-很多女性深受頻尿所苦,有時被診斷為膀胱間質炎。但頻尿要是主要在晚上,尤其跟睡眠相關,要懷疑焦慮症造成的自律神經失調。

這些疑難雜症很多醫生不會診斷,更不用說能好好醫治,病人可以遍訪各科名醫,經年累月為症狀受苦,卻找不出毛病。不僅工作跟人際關係受影響,花很多時間、金錢檢查跟治療,但都沒甚麼進展,到最後家人也很困擾。

很多狀況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,例如甲狀腺亢進或是罕見的內分泌腫瘤,但絕大多數是焦慮症,包括廣泛性焦慮症※一恐慌症。至於其他常見的焦慮症狀,像失眠、頭痛、肩頸緊繃,這些問題是因腦神經或肌肉緊繃造成,跟自律神經沒有關係,很多醫師把它們混為一談是不對的。

切記不要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,一個人同時生三個病以上的機率很低,而自律神經失調是一些造成如上症狀的身體情況,並不是診斷病名。只有當找出正確病因,把內分泌的問題調整好,或者把焦慮症治好才能讓自律神經正常化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

吃斋的猪

猪现在的三餐多是吃蔬菜瓜果类。 偶尔蔬菜碗中加几片薄薄的肉片或鸡蛋增添点滋味。 吃素吃多了脸色也绿黄绿黄的。 本来都正在步入中老年人的步伐,脸色已经非常灰暗了,再加上营养不均匀的三餐。 猪脸越见丑陋,自己都不想看到镜中的自己。 这样的伙食也使猪脚步乏力,整天缺乏动力。 只想躺着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