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8月5日

今晚,我去相親

  • 文章出處:康健雜誌2期
  • 1998.10.01
  • 作者 : 蕭蔓
我早就打定主意,這輩子就算單身到底,無論如何,也別想我去「相親」。
「相親?」我媽說我想的太多了,這只不過是兩個人見見面、吃吃飯,先交交朋友再說,哪有那麼嚴重?我媽說我太保守,腦筋不夠開放。
我也糊塗了,難道不肯相親,是因為我太保守、不夠開放?跟一個陌生人見見面、吃吃飯,這到底是交交朋友?還是尋找結婚對象?而交友與相親之間,差別是什麼?如果是相親,事情很嚴重嗎?要是相親不嚴重,那我幹嘛整個星期忐忑不安、渾身上下不對勁?
終究,我沒有去吃那頓飯,我媽也沒辦法,軟哄、硬騙、強逼,我就是受不了面對那種明明打了招牌「男想婚、女想嫁」的見面儀式。我總覺得,結不結婚, 是命運,不需要經過特別的安排促使它發生。可是,不知道為了什麼?沒去赴約的那個晚上,我心裡飄過一絲絲失落,心想,自己會不會錯過了什麼?
那是一種很難說得清楚的矛盾感,一方面,我非常篤定,認為人應該決定自己的命運,例如相不相親、結不結婚,但是,另一方面,我卻同時覺得根本就是性格在決定我的命運,例如我的不相親、我的單身。
我身邊的朋友,也有不少像我這種篤信「自己」的人,我們都不肯輕易放自己在「被別人安排」的處境,就像婚姻,我們總是堅持,不論如何,至少要靠自己 的魅力、機緣和運氣,由自己來遇到那個心目中的結婚對象。至於,有時候狹窄的社交圈,根本很難遇上任何有可能的對象,但是,單身的人,通常懂得靜靜等待。
當然,我也有一些單身朋友,不願意只是等待,他們開始相親,有的,在見見面、吃吃飯,交交朋友之後,竟然真的結婚了。
我很佩服他們的勇氣,對我,「相親」是一件風險很高的事情,並不是說成功與失敗的風險(大概也沒有人做過統計,平均每100次的相親有多少次成功?),而是相親之後,彼此的反應。
我一個朋友年過30,就開始有「親」必「相」,可是直到40,仍然孤家寡人,我問為什麼沒有一個成功的,她的回答很妙,卻也充滿相親哲理,她說,相 親前,大家最注重的是雙方的背景、學歷、專長、職業……這些官方說法卻不具真實面貌的資料,然而,當兩個人正式見面的那一刻,其實印象最深刻的無非是對方 的長相、身材和舉止態度……這些天生的外在條件,她曾經和一位高科技專業的留美碩士隔桌吃了一頓飯,直到起座離開的時候,才發現對方站起來只齊她的肩膀, 頓時,她有一種「受騙」的感覺,並不是說她覺得對方比她矮有什麼不好,而是說相親讓人事先憑空想像,也讓人特別容易感到意外。
當然,也有見完第一次面,印象不錯的時候,接下來,誰要先採取下一步呢?到底是男的該主動,還是女的也不應該總是被動?到底是誰比較喜歡誰時就該先 主動?還是有的人即使很喜歡也覺得不該或不敢自己主動?這時候,通常介紹人又多半已經覺得自己責任已了,兩個人又沒人往走下再一步,「不了了之」,通常是 相親最常見的結局。
風險更高的是,萬一其中一人採取了第一步,不論是假藉上次吃飯時談到的一部電影正在上演,或者是上次吃飯時忘記說起的音樂會正在舉辦,總而言之,好 不容易鼓起勇氣開口:「我們再見一次面吧?」不論是任何原因,只要對方正巧沒空,或者口氣匆忙、冷淡,心中的自尊一定頓時碎落一地,吸口冷氣趕緊說︰ 「哦!沒關係!下次再說!」
沒關係!真的沒關係才怪呢!沒有人會對被拒絕無動於衷的。只是撫拾起破碎自尊的方式不同罷了,有的淡淡一笑,「唉!沒緣份!」有的恨不得凌空收回邀 約,「天啊!真丟臉!」也有的逕自默默自卑起來了,「嗯!別人對我不滿意!」滿意什麼呢?相親又不是參加商品展示會,可是,大概每一次沒有成功的相親背 後,都有一聲發自心谷幽幽的輕嘆。敢於相親的人,就像敢於把自己的信心放在別人的秤盤裡,這種勇氣,我既敬佩又羨慕,也讓他們總是比別人為自己多創造了一 些機會。
我的一個朋友因相親而結婚,婚禮上大大方方地承認,說自己是因為個性保守,若不是有介紹人居中幫忙,恐怕自己一輩子都不敢跟陌生人交朋友,我聽了不 僅啞然,想起我媽說我個性保守,而我的保守是因為不相親,記得「心靈地圖」作者派克曾經引用過一段話︰「為自己的極限辯護,你就永遠受制於它們。」也許, 下一次,我不再為我的極限辯護,不再只是在腦海裡想像相親的緊張和尷尬,而是輕輕鬆鬆的說一句︰「今晚,我去相親。」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

吃斋的猪

猪现在的三餐多是吃蔬菜瓜果类。 偶尔蔬菜碗中加几片薄薄的肉片或鸡蛋增添点滋味。 吃素吃多了脸色也绿黄绿黄的。 本来都正在步入中老年人的步伐,脸色已经非常灰暗了,再加上营养不均匀的三餐。 猪脸越见丑陋,自己都不想看到镜中的自己。 这样的伙食也使猪脚步乏力,整天缺乏动力。 只想躺着不...